我和江科大的故事 | 在镇江船院一系的那段岁月

作者:盛承志 部门审稿人: 摄影:万旻 视频: 单位: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03-30 投稿时间: 点击量:3025

【开栏语】春花烂漫的时节,《我和江科大的故事》承载着一代代江科大人的记忆,在笔墨书香中娓娓绵延。为人师者的兢兢业业、创业守成的栉风沐雨、情系学校的赤子之心,铺陈开学校建设发展的记忆卷轴。采访对话鬓发染霜、神采奕奕的“70、80、90”后江科大长者,倾听他们在学校转型、改革发展各时期的勤勉奋斗故事,摄录一帧帧一幅幅褪色的教学资料、办学材料、照片文稿,谈笑间汲取着智者丰盈的人生财富,宛如一页页揭开拂去尘封的校史档案,打开学校一路向未来的崭新视界。

【作者简介】盛承志,退休老教师,生于1937年12月,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78年调入镇江船舶学院,曾任监察审计处处长,机关党总支书记,一系(船舶工程系)党支部书记等职。

1978年,镇江船校升格为镇江船舶学院,当年底我被调入船院,当时学院属六机部管辖。学院及上级组织确定的专业大致是:船舶工程、船舶电气自动化、电子计算技术、船舶焊接、机械制造、船舶内燃机动力装置和工业管理等7个。

船院伊始重任在肩

船舶工程与船舶焊接在一系,当时的领导最早是沈贻森书记与董全德主任。二系有内燃机动力装置与机械制造专业;三系是电气自动化与电子计算技术专业;四系是工业管理专业。78年一系只招了船体78111一个班33名学生,焊接专业没有招生。二系和三系各招一个班。第二年船体一个班79111班37名学生,焊接一个班79121班38名学生,后来留校的有于治水。二系和三系也各两个班。

一系当时的两个专业,船体与焊接的老师基本都是老船校的,他们都是特别善于讲课的。船舶制造工艺教研室的台柱是后来在退休之前一直担任系主任的姚震华,之前担任系主任的是脱天禄,脱老师后来调到上海708所并在那里退休。工艺教研室有船校留校、奋斗能干的蒋志勇以及胡毛字、黄钧跃等人。船舶设计教研室的主任是龚益华,龚老师是我们江苏造船协会的会长。

初始我们教研室人员相对比较多,但各有各的任务。吴仁元老师讲结构,李平老师讲原理,徐昌文老师讲船舶结构力学,朱国英老师讲船舶推进,我也属于结构力学教师,还有比我早到的王广戈。船体制图教研室则有后来调回上海去的卯文玉、翁士纲以及与我几乎同时进学院的杨永祥。焊接专业当时在国内并不多,即便是理工科高校有此专业的也很少。船院焊接专业的老师有:杜玉明、程超云、吴肇齐、张今敖、朱启鸿、蒋瑞珊等人。所以刚刚成立船院的时候,一系应该有20多人。

我们很多老师原来也是大学生,不过他们起步于中专教学,工作重心主要为教学,没有来得及参与研究课题、写论文,所以好些人直到退休也只是一个学生爱戴的副教授。

教学实习有序展开

因为受到条件的制约,当时教学工作的开展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是系领导力所能及努力做了很多工作。譬如船舶工程系主任脱天禄老师带队,请老教师与其他高校调入的教师,在教室里听一些被指定的老师讲1小时课,每人都要讲3次,连评讲师都是那样。

最初系里连一台电脑都没有。第一台电脑好像还是谢祚水当主任的时候购置的。老谢也是搞结构的,那个时候,他组织结构教研室全体老师,轮流讲课让大家讨论提意见。船体的水池与焊接实验室都是后来才建造的,比起蒋志勇后来真刀真枪建立的船舶设计室与特别逼真的大型模型室,还是有差距的。

当时授课所用的已经是统编教材,当然多是上海交大等著名高校的教授们撰写的,譬如船舶结构力学。我当时还配合徐昌文老师当78111班辅导老师,每天晚上必到教室答疑。接黄钧耀任79111班班主任后,我继徐昌文老师之后执教《船体结构力学》课程,并且带领该班到镇江船厂实习。

学院一直安排老师带队到各个船厂实习,但是学生参与动手的机会不是太多。为解决实践问题,正好我担任协会秘书,所以与镇江船厂蔡惠礼厂长就熟悉了,在蔡厂长支持下,79111班同学曾经到他们厂,在老师傅指导下,用点焊的方法装配了一个仓段的船体结构,这个也是我们重视实践可以想到的办法。其后有好几个班到船厂听蔡惠礼讲课。

我一星期上3次课,一次两小时。我这个人中气很足,一上课的话边上两个教室都能听到我的声音,有的老师会跑过来说让我轻声一点。我在大礼堂讲话都是不需要麦克风的。

通过研究生或与一些被分配去某些学院的学生关系,我与吴仁元老师收集了诸如上海交大、哈船院、武汉水运学院、解放军海军船舶学院等学校的有关船舶结构力学的考试题和课程设计题,以此参考与鉴定我们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一次哈船院来人到我院参加教学工作相关会议,我谈到此事被大家肯定,并受到赵涌法教务处长的表扬。我认为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水平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未来已至各奔前程

刚到船院不久,就听说引进人才与吸收大学毕业生是学院上下的重要任务,当时我与一位后来调走的工农兵大学生一起到内蒙古与天津两地调人。学院引进师资队伍的情况,在上上下下共同努力之下终于有了较大进展。我记得的焊接专业有陈国权、张克惠、韩逸生、沈世瑶、蒋鹏飞、邹家生、于治水等等;船体的有王自力、姚震球、余贵勤、谢祚水、王林、窦培林、王琦、尹群、姜以威、马晓平、杨敏、李维扬、费柄坤、胡哲禅、朱克强、俞敏华、杨松林等人;其他系的也很多。为了队伍的建设,各系还陆续把分配或留校的毕业生送出去读研。

系里第一次考上研究生的两个学生,就是79111班的朱庭耀和石德新,分别考取了上海交大和哈船院结构力学研究生,我也给他们上过课。

1986年寒假后,我重新回到船舶工程系,接替总支副书记许淑珍分管学生工作,1988年又接替总支书记冯汉斌工作并兼系副主任。在担任一系领导职务之后,曾经做过两件我认为对学院发展与一系建设有一定意义的事。首先是我曾经向陈宽副院长建议,为使当时在全国还不多的焊接专业尽快发展,最好让它从一系独立出去,被他采纳;其次是当我获悉和看到七〇八研究所一位高工的文章,强调国内有船舶专业的高校没有专门的舾装专业,而船厂却很需要这样的有理论知识的人才,就把这篇文章送给丁育中副院长看,得到他的支持。后来由朱国英老师牵头从86级开始专门加设相关课程,带一批学生住上海留守处,在上海聘请这方面的专业人员讲课并实习,连续培养了二、三批“舾装专门化”毕业生。

我们老师教育出来的学生,现在很多已经在我国造船企事业单位与造船厂一线挑大梁。船体毕业生返校参加校庆活动时,获悉许多同学是船厂骨干,这是我们学校办学成功的一个方面。譬如外高桥的刘建峰,听说是该厂的总工艺师,原来浓密的黑发,现在已经成了边上白发簇拥着的脱顶,据说出厂的每一条船都必须他签字,他是留校后到上海交大读研的学生。王琦就是外高桥的领导,他是分配到我们学校来的,也是李平老师与其他高校联合带的硕士研究生,可以说他最早也是在我们学校成长的。

采访整理:万旻 谢凌燕 邱文斌

摄影摄像:万旻


分享到: